博鱼新闻中心Boyu Official News
博鱼体育官网圆梦小康丨点赞的沙县小吃如何成就舌尖上的特色产业?
在俞邦村,村口一块大石头上,“沙县小吃第一村”七个朱漆大字,记录着沙县小吃走向全国的起点。 扁肉、鱼丸、糍粑、金包银、将军米粿、芋饺、炸米冻、灯盏糕、烫嘴豆腐仔……沙县小吃的味道,浸润到村子犄角旮旯博鱼体育官网。 “沙县人走南闯北,把沙县小吃打造成了富民特色产业。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3月23日,习来到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在小吃摊边、特产店里博鱼体育官网、村民家门前,同乡亲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他强调,要抓住机遇、开阔眼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 一个煤球炉、一根扁担、两口锅、一些碗筷……上个世纪90年代,第一代沙县人走出沙县艰辛创业时,这些便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曾经的沙县受限于闭塞的交通条件,经济较为滞后。1991年3月,俞广清被村民选为俞邦村村委会主任,为改变村里贫困的面貌,俞广清决定尝试先行“下海”。他和亲戚来到福州开小吃店,主打沙县小吃的“四大金刚”——拌面、扁肉、蒸饺和炖罐。“最初的时候我们都是用扁担挑着去卖小吃,一边放水一边放汤。”俞广清回忆那时的情景。 当“挑着扁担的小生意,一天可以赚两三百块”的消息传到村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勇敢走出沙县,前往全国各地创业。 为了鼓励更多的村民外出经营沙县小吃,俞广清还组织了20多名党员干部,分组去福州、厦门等地考察,回来向村民们传授经验。 那时,中国正兴起“下海”和“打工”浪潮,大量劳动力涌往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以“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为口号的沙县小吃刚好填补了经济型快餐细分行业的空白,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凭借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的优势扶摇直上。 披星戴月、走南闯北,沙县人把小吃做成了风靡全国的大产业,成功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目前,沙县有6万多人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并且辐射带动30万人创业致富,沙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2805元增长到2020年的21855元。 “最开始是农民自发在外经营,以小吃业谋生。到了1997 年,沙县县委、县政府调研发现小吃业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产业,从2005年开始以成体系、成组织化的运作去推动整个市场的发展。”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鑫对于沙县小吃的发展历史如数家珍。 “大嘴吃八方,还是这里香”。现如今每一家沙县小吃的店面招牌上都有一个“吃豆人”的标识。这便是来自1997年成立的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的设计。 1999年,为进一步带动当地人外出创业,当地政府成立了沙县小吃业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员培训、技术咨询、指导服务和技能竞赛、外出展出等工作。 此外,为推动小吃业发展,当地政府还组建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建设沙县小吃一条街、注册沙县小吃商标、举办小吃文化节…… 20多年来,当地政府坚持把沙县小吃当作大产业来抓,免费培训近2.4万人次,发放小吃贷款5.32亿……不断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推动沙县小吃做大做强。 全国超过8.8万家沙县小吃门店、营业额每年近500亿元……如今,沙县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小吃文化名城,沙县小吃已成为人们喜爱的“国民美食”之一。 “味贯中西”,沙县小吃未止步国门,在美国、日本、法国、葡萄牙等62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如今,沙县小吃正在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之路。“市场对餐饮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沙县小吃也要不断创新,引入新技术、新理念,跟上时代脚步。”张鑫说道。 着力标准化,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总结出小吃制作和经营经验,将全国成千上万小吃业主的后厨变成了“中央厨房”的生产模式。“中央厨房”批量生产前请沙县小吃业主代表品尝,既保证了独特风味,又确保了食品标准化、安全性,小吃业主的经营成本也得以降低。 “过去200人的工作量,现在十几个人就完成了。”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挂包干部罗兴海告诉记者,沙县小吃产业园里一天能生产近10吨饺子,只需要16个工人操作,饺子可以标准到每个都是14道褶。 2008年,沙县正式成立了小吃集团,采用现代餐饮的管理经营模式,统一了商标、服装、店面装修和产品标准。至今已吸纳全国3500家左右沙县小吃店加盟。 进入互联网时代,沙县小吃追随数字化浪潮,产业升级步入“快车道”。在沙县小吃供应链服务系统大屏上,工作人员用手轻点鼠标,屏幕马上显示全国每家连锁店的营业额和品类数据。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沙县设立2000万元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基金,开展小吃数字化建设,引导人流、资金流、数据流回归,已在北京等6个城市进行数字化经济试点,1600多家门店数据回流沙县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