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常识Manual
博鱼体育官网健康科普 饮食应少酸多甘 养生宜护肝健脾
博鱼官方app免费下载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旧时曾称“启蛰”,是仲春之始。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此时,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所以养生要注重顺应肝木升发之性,同时适当滋阴,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天一般舒展畅达。 那么,如何适应惊蛰气候的变化来养生,从而减少疾病发生?在生活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人民好医生《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惊蛰篇)》为您解答。 肝主春,与春气相通应。惊蛰与春分同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弱。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肝木气旺,则易克伐脾土。“肝其味酸,酸入肝”。酸性食物食用太过则易致肝气旺而抑制脾胃功能。故在饮食方面,此时应少食酸味食物以防止肝气过旺,多食甘味食物以滋补脾胃。需要注意的是,甘味食物除通俗意义上的甜味食物之外,还包括具有滋阴润燥、补气养血健脾之效的其他淡味食物,比如山药、大枣、大米、小米等。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由于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改变,运动少,吃得多,导致肠胃周围有大量脂肪堆积。“肥人多痰湿”,春之阳气升发,易导致体内痰湿化热。因此,应清淡饮食,多食膳食纤维以清解里热,如梨、荸荠、芹菜、莴笋、黄瓜等。另外,惊蛰后,时令野菜多,大多营养丰富,可适当多吃,如荠菜、苦菜、马兰头等。 惊蛰天气冷暖交替,尤其是晚上和中午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适度增减衣物,适当“春捂”,以防“倒春寒”。“春捂”应该适度,最好的方法是:外出携带薄外套,根据温差变动,随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头颈、耳鼻、手腕、腰腹、小腿这几处,要着重保暖。 老年人和其他抵抗能力较弱的人群,更需要做好保暖,谨防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惊蛰期间,春暖花开博鱼体育官网,空气清新,适宜进行空气浴、日光浴,以吐故纳新,调和呼吸,使阴阳协调,气血冲和,让人心安神宁,肢体舒展,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惊蛰节气,自然界呈现复苏之势,人体各脏器的功能还未恢复到最佳状态,特别是关节和肌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展,因此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比较和缓的运动方式。趁惊蛰阳气升发之际,到旷野郊外放风筝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使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促进新陈代谢。 春季肝阳上亢,情绪易急躁,可能会出现痤疮、怕热汗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中风和精神疾患等症状。同时,思虑不安、妄动肝火,横逆犯脾,也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从而出现腹胀、反酸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此时,我们要重视调畅情志,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开朗的心态,力戒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以防止疾病发生。天气渐暖,阳光和煦,我们的身体也如蛰虫般充满活力,应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 (本文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朱海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教研室主任闫占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周围血管科二区主任李友山进行科学性把关) —年有四时变化,有24个节气的更替,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气候,这些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系列,是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邀请知名中医专家,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通过防病调理、饮食养生、运动按摩等,调整人体节律,平衡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应,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想了解更多惊蛰养生知识,请扫码查看《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惊蛰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